資產資訊
-
- 標租 111-12-28
- 公開標租本處經管國有不動產房屋共計9戶
-
- 標租 111-12-21
- 第二次公開標租內湖區石潭段4小段437地號土地
-
- 租賃物件 111-03-11
- 農水署七星管理處經管國有房屋招租資訊
活動花絮

本處周處長師文獲邀出席112年2月1日漁業廣播電台「發現農民力」節目錄製時表示,本處轄管灌區主要集中於關渡平原,由2021年發布的臺北市農業政策白皮書中,提出關渡平原應維持農業使用,並作為提供下世代發展的保留區,農業區規劃並應強調社會韌性、生態系統、食農教育及其他農業多元價值。所以關渡平原不僅是臺北市最後一塊大面積水稻田,也是臺北地區唯一幅員廣闊且自然資源豐富的農業區,兼具生態保育、休閒、遊憩、農業等多項功能,擁有特殊環境價值。 周處長進一步表示,以管理處職責而言,維護關渡平原灌溉用水的「水質」與「水量」,絕對是責無旁貸的任務。但也因為都市發展產業轉型,反而使得百年前就已經存在的水源及灌溉系統,深受周遭環境變化影響,例如生活污水排放,雖然沒有立即食安風險,無形中卻隨著灌溉水將過多的氮帶入農田中,本處除積極透過與台灣水資源與農業研究院合作,提出合理化施肥方案,供農友節約減肥提升獲利。同時因為關渡平原鄰近都會區,適合作為環境教育或食農教育推動場所,本處自2020年起,與相關合作團隊共同辦理食農教育活動,支援鄰近之都會區國小推展食農教育,提供教學場域,邀請在地農民與農業領域專家,擔任課程講師授予核心教學目標,期望促進都會區學童,更瞭解臺北市在地農業與文化特色。 另為有效節約水資源,轄區灌溉方式亦由傳統的淹灌,透過精進調整分區輪灌外,同時搭配回歸水抽取循環再利用與旱作管路灌溉節水,於田間適時導入遠端遙控、即時監測、智慧調控感測器及自動化灌溉設備等技術,藉由無線水位計、太陽能水閥門等設備,協助農民遠端操控田間灌溉管理,充分提升水分利用率、降低溫室氣體排放,進而達有效精準灌溉之目的。 今天特別感謝漁業廣播電台「發現農民力」節目的邀請,讓管理處有機會盡棉帛之力說明農田水利灌溉管理與食農休憩,在本處主要轄管區域關渡平原的推動情形,誠如先前所提,都會區農業維護與推動或許仍有曲折與待解決問題,但只要保持態度正向積極面對,相信農業是可以與任何產業共生共榮。

漁業廣播電台節目課王煒如記者等人,於111年7月29日至七星管理處訪問周處長,訪談七星管理處主要業務與工作內容。周處長暢談各管理處負責區域主要是以灌溉水系作為區分,七星管理處是管理基隆河以北的灌溉區域,目前灌溉面積約630公頃,自108年來七星管理處並擴大灌溉服務至澎湖地區補助農友設置旱作灌溉系統,以及補助架設防風設備,減少風害,增加農作物產量。並於109年至新北市五股地區協助農友設置蓄水設備,讓當地的特色農業竹筍能有更好的收成。漁業廣播電台王煒如記者訪問周處長

七星管理處周處長於111年7月30日參加「關渡那麼田北投水稻季」收割活動,北投關渡現有約260公頃水稻田,可說是大台北地區種植面積最集中且最大的一處水稻區,在都市叢林的周邊,不僅有調節微氣候的功能,甚至在洪氾災害時能協助蓄水減災,在平時讓大台北市民體驗農耕活動,從生產、生態到生活,是一處極佳的大自然教室場域。由於該區未有農地重劃,所以很多農田均屬越田灌溉,對於七星管理處用水引灌而言,係一大挑戰,但七星管理處本於灌溉專業服務農友,並在多處圳路末端設置馬達抽水引用回歸水灌溉,充分利用水資源,讓關渡地區農田維持一片生趣盎然的綠色環境。周處長與台北市政府黃珊珊副市長至關渡體驗收割水稻活動